前几天去4S店给我那台小破车做保养配资账户怎么开,等待时跟一个老销售聊了起来。 那哥们儿一看就是老江湖,眼神贼溜。 我问他:"你能从一个人开什么车看出他家底吗? "他笑了笑,掏出一支烟,说了句让我惊掉下巴的话:"看车知人,十拿九稳。" 开什么车真能看出一个人的家庭条件?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。 我开过不少车,从5万块的破面包到50多万的豪华SUV,确实能感受到车和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。 就像你看一个人穿的衣服,用的手机,多少能窥见一二。 第一档:十万内的代步车 这个级别的车,基本就是解决出行问题。 展开剩余84%十万内的国产紧凑型轿车或者小型SUV,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基本款T恤,不贵也不差,能穿。 这类车主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,或者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工薪族。 有次我在服务区看到一对年轻夫妻,开着一台五菱宏光MINI EV,后备箱塞满了东西,孩子在后座睡觉。 老公跟我借充电宝,聊天得知他们是从外地回老家过年。 小车虽然简陋,但家里人在一起,那种幸福感谁都能感受到。 这类车的优点是便宜省油,缺点嘛...我曾经开过一台国产小车在高速上超车,那感觉就像拿着菜刀去砍电线杆,使劲儿使不上。 说实话,纯代步够用了,但追求稍微好点的驾驶体验,这个档次就差点意思。 第二档:十到二十五万中端车型 这档次的车,已经能展现出主人对生活品质的基本要求了。 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轿车或SUV,相当于衣柜里那件得体的休闲装,不张扬但也不寒酸,处于舒适区的选择。 我曾以为这价位的车不值得买,直到我开了一台大众速腾。 玛德,底盘调校、那车身刚性、那内饰做工,跟国产车比简直是两个世界。 我立马就收回了"多花这十万不值"的言论。 这档次车的用户群体,多半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产家庭,工资六七千到一两万。 买得起房,过得去日子,但也要精打细算。 如果你想买这档次的车,我建议你关注二手车市场,很多高一级别的车型降价后也能入手。 第三档:二十五到四十万的中高端车型 这个档次开始就比较有面儿了。 一线合资品牌的中高配或者豪华品牌的入门级别,相当于一件品牌西装,穿上它,你就已经站在人群中的前列了。 前两年我试驾过全新雅阁 2.0T,那加速跟被踹了一脚的兔子一样猛,简直把我惊着了! 高速超车油门一踩,瞬间就能甩开大部分车。 原来机械增压的直接感受是这样的,难怪有人愿意多花钱。 这类车主通常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,或者家境优渥的年轻人。 月收入基本两万起步,家底殷实,追求有品质的生活。 我有个朋友就是开奥迪A4L的,平时不显山不露水,但他打高尔夫的一套球杆就值小两万。 第四档:四十万以上的豪华车 这个级别就不是普通人能碰的了。 豪华品牌的中高配车型,或者超跑入门级,就像那种定制的高端西装,整个城市可能就那么几十个人穿得起。 有一次我在川藏线开车,前面一辆保时捷卡宴缓缓驶过,在那种复杂路况下仍然稳如泰山。 我暗自感叹:这才是真正的豪车啊,在极端条件下依然能保持高水准表现。 当然了,光有钱不一定懂车。 我见过不少土豪买了兰博基尼却只敢开到加油站拍照,真正的车迷可能宁愿买台二手保时捷911也不要全新奔驰S级。 这就是价值观的区别了。 特殊情况:不按常理出牌的车主 当然,凡事都有例外。 我的一个朋友,家里有几套房,在北京做金融,年入百万,却开着一台十来万的大众POLO。 他的理由是:"车只是个代步工具,花大钱买车是最不值的事。" 还有一种情况是,有人首付买了豪车,结果每个月车贷比房租还高,看起来光鲜亮丽,实际上月光族一个。 我认识一个开宝马5系的小伙子,每次聚餐都AA,后来才知道他每月车贷一万多,基本上掏空了工资。 那么,选择什么车最合适? 我的建议是:买与自己生活水平相匹配的车。 记住一个黄金法则:全款买车总价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/3,或者月供不超过月收入的1/5。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10-15万的合资品牌是最佳选择。 省心耐用,后期保养也不坑。 如果非要上豪车,至少确保你的经济能力能支撑得起后期维护。 我见过太多人买了豪车后悔的例子,那种肉痛的感觉就像被扒了一层皮。 油耗有多大差距? 这里分享两组我的实测数据: 经济型小车(1.5L自然吸气):百公里油耗5.8L中端SUV(2.0T涡轮增压):百公里油耗8.9L豪华轿车(3.0T V6):百公里油耗12.6L保养费用更是天差地别:一次小保养,经济型车500元左右,豪华品牌轻松2000+。 我一直认为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中端合资品牌的性价比是最高的。 如果你不是真的很有钱,买台丰田凯美瑞或者本田雅阁这样的车才是最理性的选择。 它们不仅能满足绝大多数使用场景,后期用车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。 但无论如何,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,它反映你的经济状况,但不能定义你的人生价值。我见过开奔驰的混蛋,也见过骑自行车的君子。 最重要的是,开着你喜欢且能负担得起的车,去往你想去的地方。 那么问题来了:你现在开的车属于哪个档次?它真的适合你的生活状态吗?配资账户怎么开 发布于:河南省 |